5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公告,公示了一批新職業信息。
初步確定擬新增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師、云網智能運維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網絡主播、智能制造系統運維員、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等19個職業、新增29個工種,同時對“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工種)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調整變更,此次予以一并向社會公示。
從此次公布的職位名稱可以看出,這些職位中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關的智能制造和信息技術等數字崗位,占所有新增職業的四分之一。可見,數字經濟相關領域的新職業正在逐步釋放。
數字職業正在釋放
新的職業總是體現了時代的需求,也蘊藏著這個時代的溫度。
近年來,在政策的加持下,市場需求推動了數字經濟相關職業的涌現,“數字人才”變得炙手可熱。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鼓勵將數字經濟領域人才納入各類人才計劃支持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新增的158個新職業中,標注了97個數字職業,涉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領域。
天眼查報告顯示,“數字孿生”、“數字化解決方案”相關職業招聘企業3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225%和324%。
此次新增的數字職業是2022年以來,又一次新增。時間雖然相隔不久,但是數字職業的擴容度卻在迅速增加,這也看出,與數字技能相關的崗位和職業正在急速增長。
有專家提出,未來幾年,與數字相關的崗位和職業會越來越多,覆蓋的行業和領域也會越來越廣。
高技能數字人才炙手可熱
就業是民生之基,技能是立身之本。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工作,《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政策相繼出臺,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入“快車道”。
《2022中國數字經濟人才發展報告》也指出,中國數字經濟人才中,技能人才缺口較大。未來,中國數字經濟人才技能重塑應主要聚焦在綜合變革能力與專業技術技能兩大方向。該報告還提出,預計到2025年,相關人才缺口將超過2500萬人。
對個人而言,掌握一技之長,無疑是拓寬就業渠道的重要途徑。
從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出臺《關于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試行)》,再到《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印發,以及“技能中國行動”深入實施……一系列有力舉措,為技能人才成長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也為更多求職者們等提供了廣闊的就業之路。
八維助你圓夢成功
八維教育緊隨時代發展,立足于培養符合時代所需的數字技能人才,陸續開設了十五大專業。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傳媒以及國際新媒體等。學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未來的從業方向。
二十八年來,八維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標準,以優質就業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開發原則,“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助力學子專業技能的提升并實現高質量就業。
八維因材施教,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開發出“三型人才”培養體系:“I型人才”為大學生量身打造;“T型人才”充分滿足高中生學習需求;“π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使初中生成為“兩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三大產品各有特色與側重,能更好彌補不同層次學生的不足,同時發揚他們的長處,真正做到“補短揚長”。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在不斷地拓寬著就業的領域與邊界。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與科技融合,這為廣大學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新職業、新崗位層出不窮,無論是數據分析師、AI工程師,還是云計算專家,都是當今市場急需的熱門職位。因此,對于志向遠大的學子們來說,學習數字技能不僅是對未來就業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更是實現個人價值、走向成功的重要跳板。數字技能,還將成為你們馳騁職場、實現夢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