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其實前半句是講:當一個人未成年時,不宜過早接觸勾心斗角和明爭暗斗。
但才子金圣嘆曾說:“一般書籍,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百看不厭。”
當一個人成年以后,要懂得與人相處之道,此時再看水滸,就會學到和領悟到更多道理。
做事別太絕,留路予己過
有一句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其實,人人都有低谷時刻,當別人遇到了一些困難和麻煩,你給他人留條活路,其實也是給自己留條后路。
如果做事太過冷漠和絕情,最終不僅會孤立無援,甚至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禍和難。
在水滸傳里,王倫原本是一個落第秀才,也坐上了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但他后來,不僅沒保住地位,還被逆反殺害。
在第十一回中,林沖帶著柴進的舉薦信,到梁山泊入伙。
但王倫聽說他是京師八十萬禁軍教頭,于是出于嫉妒,他假意婉拒說,我這里是個小去處,如何安得你。
后來,眾人勸說,柴大官人對梁山泊有恩,林沖又是官人介紹來的,不好推辭,并且林沖有本事,必然會出力氣。
在實在推脫不了時,王倫也非讓林沖立下投名狀,必須要殺一個人,才肯將他留下。
其實,做事不能毫無余地,你對別人的薄情,最終只會換來別人的寡義。
在第十九回中,晁蓋和六個好漢實屬無奈,不得已投奔梁山泊入伙,但王倫見這一行人,都有勇有謀,心存疑忌。
于是又推脫道:“感蒙眾豪杰到此聚義,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許多真龍。“
晁蓋聽后說,立馬表示若不相容,他們就自行告退。
但晁蓋假意解釋說,此處梁少房稀,恐怕誤了他們,所以不敢相留。
當時林沖聽后,更是火冒三丈,因為他當初上梁山,也被王倫刻意排擠,于是一氣之下將王倫殺害,留下了晁蓋。
其實,做事不必毫無退路,有時你對別人的恩斷,最終只會換來別人的義絕。
其實,人與人的相處,是相互依存的。
有一句話說:“人生在世,誰都有馬高蹬短,山窮水盡的時候,留一些余地,是給自己一些退路。”
凡事做得太過,最終只會翻了自己的船。
凡事做得太絕,最終只會短了自己的路。
十點讀書
上一篇:做人別太精,做事別太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