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
互聯網引領數字經濟新發展 ”
7月13日-15日,2021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互聯網大會的20周年。本次大會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聯網引領數字經濟新發展”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互聯網及相關行業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
大會上,多名政、學、業界的嘉賓分享了對互聯網發展的觀點,公布了最新的互聯網產業發展數據,預測了未來技術的應用走向。今天,小維維就盤點一些大會關鍵信息,讓大家了解行業發展的全貌。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
當前我國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寬帶網絡,成為全球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形成了全球最具成長性的信息消費市場。
目前我國5G已建成基站91.6萬個,占全球70%,5G連接數已經超過3.65億,占全球80%。全國所有地級市全部建成了光網,城市千兆光網具備覆蓋1.6億戶家庭的能力,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已經達到了96%。
互聯網網間互聯架構進一步優化,杭州、深圳、中衛三個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相繼落地。
工信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其中,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過40%,用戶數超過5.6億。
小編點評:
我國有著無可比擬的互聯網發展環境,互聯網技術在產業升級、企業轉型、生活方式變革上,應用得十分廣泛且深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國有著龐大的網民基數和全面的網絡基礎設施,互聯網將會在這肥沃的土地上百花爭妍、碩果累累,加速度向前發展。毫無疑問,互聯網依舊是前景光明的朝陽行業,學互聯網技術不愁用武之地。
數字經濟向好數字政務在路上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我國移動通信總基站已達931萬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已達39.2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達9164.8億元,物聯網市場規模達1.7萬億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3031億元,網絡安全市場規模達1702億元,網絡教育市場規模達4858億元。
實體經濟需要互聯網支撐,在促進互聯網與產業相結合這方面,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互聯網把數據作為一種要素利用起來,進行各種數據分析和建模,實現各方面資源協同效果,讓各行各業呈現出敏捷性、智能化的新范式,刺激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的蓬勃上升,加快了數字政府的建設步伐。會議上多名人士發言道,建設數字政府是推進治理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政府數字化轉型應與國家發展戰略融為一體,數字政府是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領,要把政府數字化轉型帶動數字經濟發展,當做主流趨勢。積極布局5G、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
小編點評:
數字化、智能化,是國家發展戰略方向。數字化經濟取得的進步,吸引了更多的人和資源,投入到各個領域數字化轉型的賽道。當數字化成為發展主流,那么對勞動者也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掌握數字技能。新業態催生新職業,新職業不僅有大量的崗位,更有著豐厚的薪酬回報。所以,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工程等數字技術,必然成為“香餑餑”。
網絡安全備受矚目或成最大主角
在大會的核心發布環節,《現代數字政府白皮書》和《數智大監管白皮書》,正式公布。這兩大白皮書,都談及了共同的話題——網絡信息安全。
任何技術的發展都是雙刃劍,互聯網技術在帶來高效的數據收集、處理之時,也涉及到了國家信息、商業數據、公民隱私等安全問題。
例如大數據的重要性,無論是社會治理,還是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對國家網絡安全來講,都非常重要。只有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安全、數據安全、運營安全,才能帶來穩定和發展。
在大會開幕前一天,工信部發布的《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就提到,加強重點領域網絡安全供給,提高網絡安全技術能力、監管力度和服務水平。到2023年,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2500億元。
小編點評:
前段日子的“滴滴泄露數據”事件,引起了國家與群眾的關注。大家的口誅筆伐,就凸顯了網絡安全是事關重大的。尤其是當我們的生活數據被大量采集、分析,我們公民個體的隱私和涉及企業、國家利益的信息,更應該得到安全的保護以及合理的應用。
“網絡安全”是連續多年的綠牌專業,很顯然,這一學科還會持續的得到優待,未來這一領域的人才,只會越來越“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