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由于大學擴招,每年都有一千多萬的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尤其是2025年,大學畢業生規模高達1222萬,創歷史新高,結合國內外大環境的影響,導致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整個就業市場早已“僧多粥少”,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穿梭于各大招聘會卻屢屢碰壁,久而久之對未來的就業變得越來越沒有信心,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家長,我們要重塑教育觀念,相比學歷,全面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特別是獨立的思考能力、快速的學習能力、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眼界,以及自立自立能力等更重要。教育部《關于做好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到:對就業質量不高的專業實行紅黃牌提示制度,及時調整或更新升級已經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科專業。“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職業教育的地位作用將越來越重要,職教高考的道路將越來越寬。對于孩子來說,根據自身興趣和專業發展前景,選擇優質高職院校,將成為成長成才的重要通道!
就行業來看,當下求職熱點仍是IT互聯網行業,投遞環比增幅超50%。技術崗成人才奔赴的“職業高地”,前端開發投遞量環比翻倍。從節后第二周的投遞量環比增速排行榜來看,高新技術崗位持續“霸榜”。其中,前端開發、軟件研發、測試工程師,分別以119.5%、99.4%、95.9%的投遞量環比增速位居前三。數據工程師、移動研發、人工智能工程師、芯片工程師等技術型崗位,也以較快的投遞環比增速入圍TOP20榜單。在薪資方面,芯片工程師崗位薪酬領跑,春節后首周平均月薪達23460元。人工智能工程師的招聘月薪也不相上下,高達22592元,也只有這兩個行業的平均月薪超2萬,遙遙領先于其他職業,不難看出,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走深向實,技術崗已經成為人才奔赴的“職業高地”,IT互聯網行業依然是能提供高薪就業機會的熱門領域。
江蘇宿遷八維學校不僅聚焦人工智能對數字經濟發展的賦能作用,緊跟政策導向,還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在20.1課程體系中,江蘇宿遷八維學校共開設十五大專業方向:游戲專業元宇宙方向、游戲專業鴻蒙方向、云計算專業、人工智能專業計算機視覺方向、人工智能專業自然語言方向、物聯網專業、網絡工程專業、移動通信專業測試方向、網站工程專業、大數據專業、傳媒專業、建筑專業、國際新媒體專業、全棧專業開發方向、全棧專業產品方向。
在“扎根北京、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的整體戰略布局指引下,江蘇宿遷八維學校已經在全國擁有四地七校區:北京上地校區、北京永豐校區、北京昌平校區、北京房山校區、上海校區、江蘇校區、天津校區。這樣的選址布局與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相連。眾所周知,我國目前正在全面打造“五大城市群”——北方的京津冀城市群、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西南的成渝城市群和中部的長江中游城市群,江蘇宿遷八維學校四大校區占據三席。
這些城市都是國家科技戰略的核心區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強大的外部環境相輔相成。它們不僅擁有獨特的產業優勢和發展潛力,還為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從而培養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在科技探索、企業合作以及學生就業等方面,這些城市都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
江蘇宿遷八維學校深知實踐是掌握技能的最佳途徑,因此江蘇宿遷八維學校為學生打造了豐富多樣的實踐場景,無論是先進的實驗室,還是真實的項目實踐,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