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批新職業名單正式發布:包括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從這次發布的新職業和新工種的分類來看,主要特點體現為3個“新”:一是新技術驅動;二是新消費孕育;三是新業態催化。新職業、新工種的誕生,回應了經濟新業態的發展趨勢與需求,也為求職者提供了更豐富的職業選擇,同時也讓一些新專業“出圈”。具體來看,2025年這些新專業,悄悄火了!
1、從行業來看,這些專業是熱門
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9613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較1~5月份提升2.2個百分點;軟件業務收入70585億元,同比增長11.9%。
在行業整體利好的背景下,各數字領域持續發展。比如,數據顯示: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超過8000億元;脈脈高聘《智駕和機器人領域人才洞察》顯示,智駕和機器人領域的人才需求在2025年呈現爆發式增長,4月的新發崗位量相比2024年1月暴漲28倍。
除此之外,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等領域,同樣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由此也使得人才需求不斷上漲,比如,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5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數據報告(二季度)》顯示:在人工智能領域,AI大模型架構師、深度學習研究員、自然語言處理工程師等崗位處于熱招狀態,職位薪酬中位值均超42000元/月;智能/高端制造行業內SLAM算法工程師、運動控制算法工程師、機器人系統工程師薪酬中位值均超29000元/月。日前,《雄安新區2025年度急需緊缺技能人才職業(工種)目錄》發布,涵蓋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空天信息等八大行業領域共89個職業(工種)。
據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雄安新區連續第2年發布急需緊缺技能人才職業(工種)目錄,相較于往年,今年突出“急需緊缺”導向,體現前瞻性布局。截至目前,多省市發布“緊缺目錄”,大批量招攬數字技術人才,薪資水平持續上漲,數字技術成為當下發展的熱門賽道。
2、從就業來看,這些專業優勢明顯
就業一直與發展息息相關,從就業的趨勢中同樣能看出當下哪些行業發展較好,哪些領域是發展重點。從麥可思研究的數據來看,本科方面:2024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從事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的月收入,均高出平均水平,收入優勢明顯。進一步分析發現,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位列2024屆本科生高薪職業第3位,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進入高薪職業前10位。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的從業者,就業滿意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指標數據均高于平均水平。
高職方面:2024屆高職畢業生從事新職業群體的平均月收入,均高于高職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直播銷售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的收入,分別排在高薪職業的第11和第18位。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從業者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指標,明顯高于高職平均水平,就業質量整體較好。另外,麥可思數據顯示,直播與新媒體都是數字經濟發展催生的崗位。從數據來看,無論是本科生還是高職生,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就業趨勢。當前,直播帶貨行業已進入“精耕細作”階段,技術創新如AI數字人、AR試穿等不斷涌現,為行業注入新活力。同時,垂類賽道如農村電商、全球化等也帶來新機遇,直播電商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3、從技術精進來看,這樣成長更快
選擇決定未來,技能成就價值!無論是沖擊尖端科技領域,還是深耕蓬勃的新消費市場,?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持續的技能進化?才是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八維職業學校經過深入調研,打造了覆蓋數字經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十五大專業方向。秉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標準,以優質就業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開發原則,進行課程內容、實訓項目的開發與建設。根據就業需要、行業熱點以及國家發展方向,八維職業學校持續升級教學課程、實訓項目庫,持續提升就業品質,盡全力托舉每一位學子,向大廠、名企沖擊,向優質崗位沖擊。
從就業出發、從技能出發、從未來職場的長遠發展目標出發,制定了一套挖掘八維職業學校學生潛能的教學計劃。并且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八維職業學校持續升級專業知識,20.1卓越工程師強訓體系,全面向AI再升級:涉及45個項目、11個專業、132個工單、28個工具,多元化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從技能的日常學習,到實訓項目的真刀真槍操作,再到就業幫扶等,八維職業學校追求到極致。
2025年的就業市場,正被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硬科技”專業,以及直播、新媒體等適配新消費的“軟賽道”悄然重塑。這些專業已不僅僅是“火”了,而是站上了未來十年的風口。
機遇不會憑空而降,唯有精準把握趨勢,扎實提升技能,方能在這輪新職業浪潮中搶占先機。看清方向,行動起來,你的職業未來,或許就藏在這些“悄悄火起來”的選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