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發展勢如破竹,國家發力、企業押注,這波浪潮已經深刻改寫了互聯網行業的游戲規則。對于企業來說,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硬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關于未來話語權的豪賭;對于個人來說,AI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名詞,而是未來順利就業,獲得高質量發展的觸發點。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誰能抓住AI機遇,誰就能在新一輪的科技浪潮中穩坐C位。
近日,百度、阿里、騰訊等頭部互聯網企業發布第二季度財報,數據亮眼!阿里巴巴數據顯示,由于對AI+云、消費兩大戰略領域的投入持續收獲成效,核心業務收入增長保持強勁。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長26%,創三年新高,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騰訊數據顯示,受益于AI技術應用,游戲、社交網絡、金融科技等核心業務均實現了10%以上的收入增速以及20%以上的毛利增速。百度數據顯示,受AI驅動,涵蓋智能云在內的AI新業務收入增長強勁,首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34%。三家企業作為互聯網領域的頭部大廠,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對于AI、云等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投入,誕生了如自動駕駛、AI搜索、阿里云、AI助手“元寶”等數字類應用,眾多數字技術已經成為這場重塑互聯網變革中一塊醒目的“高地”。隨著AI成為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核心,“無AI不科技”已經成為時代共識。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興科技大廠,向AI升級已經成為一條凸顯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生命線”,在AI等數字技術的助推下,重新煥發出新活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23億、互聯網普及率79.7%;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備案產品已達346款,DeepSeek等頭部應用全球活躍。并且,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智能體正成為互聯網演進的核心標志,推動其從“信息互聯”向“智能互聯”升級。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張驍把“智能互聯”概括為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如果說以信息檢索和社交連接為特征的‘信息互聯’是互聯網發展的上半場,那么由AI智能體驅動的‘智能互聯’則開啟了下半場。”
AI智能體還加速了互聯網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傳統產業的運營效率,更催生了“人工智能+”新業態,為產業智能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多年來,我國前后經歷了工業、互聯網等時代,一次次突破技術瓶頸,一次次開辟新發展道路。如今邁入智能發展時代,掀起新一波應用浪潮,將全面促進各行各業蓬勃發展,開啟新增長周期。放眼未來,無論互聯網領域如何發展,關鍵仍在于技術、人才的協同。就網絡技術而言,我國5G標準必要專利全球占比42%,6G研發加速,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飛速發展。但在網絡人才方面,數字人才梯隊仍存在較大缺口,尤其是近年來各大企業紛紛加碼“AI”等數字賽道,對于數字人才的需求持續擴大,而行業發展最離不開的就是人才。
八維職業學校始終堅持在IT職業教育領域深耕,以前沿數字技術培養符合企業所需的數字技能人才。
八維職業學校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從課程體系出發,根據環境變化持續升級。2025年20.1卓越工程師體系根據市場趨勢,全面向AI再升級。比如,升級45個項目 、11個專業 、132個工單、 28個工具;增加復合崗位提升課程,各專業深入學習,讓每一位同學從“研發螺絲釘”變成“AI指揮家”。集中發力百大高薪項目、大廠新熱提薪項目、行業重點保薪項目,鍛造學生成為“五邊形戰士”。
八維職業學校十五大前沿專業方向,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從興趣出發,從前沿技術出發,從不同賽道出發,讓學子所學技術與時代發展同頻,在技術發展上占據更大優勢;“三型人才方案”更是讓不同學歷背景,不同技術水平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學習方式,更有985/211畢業本科生,研究生通過八維職業學校大學生短期精英班5個月歷練,成功進入大廠。
在數字時代不僅拼速度,更要拼質量,八維職業學校要做的就是幫助大家在數字賽道上跑出“加速度”,鍛造核心競爭力!對于個人而言,這個時代既充滿挑戰也孕育無限可能。正如專家所言:“在AI時代,我們不是要與機器競爭,而是要學會與機器共舞。”當技術迭代的速度遠超個體認知更新的節奏時,唯有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持續構建與時代共振的能力體系,才能在智能互聯時代立于不敗之地。這不僅是個人發展的“金鑰匙”,也是企業長青的“必修課”。